掃描加微信
免費獲取方案
對待下屬,管理者要學會“朝四暮三”!
發(fā)布時間:2015-12-26 22:39:37 發(fā)布者:鐵贏企管
“朝三暮四”這成語源于莊周的《莊子.齊物論》。“狙公賦芧,曰:朝三而暮四。眾狙皆怒。曰:然則朝四而暮三。眾狙皆悅。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,亦因是也。”
《列子.黃帝篇》也講述了這個成語故事:宋有狙公者,愛狙,養(yǎng)之成群,能解狙之意,狙亦得公之心。損其家口,充狙之欲。俄而匱焉,將限狙之食,恐眾狙之不馴于己也。先誑之曰:“與若芧,朝三而暮四,足乎?”眾狙皆起而怒。俄而曰:“與若芧,朝四而暮三,足乎?”眾狙皆伏而喜。
這成語故事的意思是有個養(yǎng)猴人養(yǎng)了一群猴子,他對猴群的食物實現(xiàn)配給制。猴群的食物是橡樹的果實。他對猴子們說:“我白天給三顆橡子,晚上給四顆橡子。”群猴都很氣憤。養(yǎng)猴人改口說:“我白天給四顆橡子,晚上給三顆橡子。”群猴都很高興。
為什么每天都是七顆橡子,白天給少點,晚上多給點,引起群猴不滿;而白天多給點,晚上少給點,卻讓群猴很高興?一些從事管理工作的管理者,絕對不會明白這種心理活動的。
其實人跟猴的這種心理活動是一樣的。只是我們的管理者,從未去注意或者重視這種心理活動。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管理者輕易許諾,說什么將來怎么怎么樣,說什么你會發(fā)大財,說什么你的前途無限。但說得人信口開河、滔滔不絕,聽得人半信半疑,上過當受過騙的人在底下議論說臺上的人又在“哄鬼啦”。
臺上的人不切實際地使勁開空口支票,臺下的人附和著卻一次又一次地從失望到絕望。正是這種沒有誠信的不良風氣,侵襲著人們的生活,所以人們只想近期利益與馬上到手的利益,而不會去思考長期利益。
例如某位管理者對底下的員工說我們又要漲薪多少,獎金發(fā)多少,小道消息滿天飛,就是沒有看到兌現(xiàn)。例如,中央政法委通過決議要提高警察的工資待遇,警察工資要比公務員高比軍隊軍官低,而且還是經過中央政治局批準同意的,但是大家可以去問那些基層工作的警察們,你們待遇按中央的要求提高了沒有。
那些基層警察絕對會搖頭說,要到手的錢才算數(shù)。這話的意思是說,工資發(fā)到手的才是真實的,沒發(fā)到手的都是空頭支票,還不知猴年馬月兌現(xiàn)。上面有政策,下面不執(zhí)行,那么就會變成空口支票。
朝三與朝四是近期利益與眼前利益,暮三與暮四是長期利益與長遠利益。朝三與朝四的橡子是馬上能夠兌現(xiàn),暮三與暮四的橡子是以后兌現(xiàn)的。
所以,大家都希望能立即、馬上得到到手的利益,而對空頭支票或者長期利益不相信。人的這種心理跟猴群是一樣的。企業(yè)要想激勵員工,調動員工們的工作積極性,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承諾年底加薪、獎金平攤到每個月發(fā)給員工們。
打個比方說,如果一家企業(yè)要獎勵員工,給員工們發(fā)獎金,準備年底給予每個員工發(fā)放一次性獎金二萬元,這種獎金發(fā)放方式還不如把這年底要發(fā)放的二萬元獎金平攤到每個月給員工發(fā)一千多元錢要好些。
都是每年發(fā)放二萬元獎金,每月發(fā)放比年底發(fā)放激勵效果要好些,年底發(fā)放獎金的效果是“朝三暮四”的效果,每月發(fā)放獎金的效果是“朝四暮三”的效果。人們都喜歡看得到的利益與馬上到手的利益。
具有遠見卓識與高瞻遠矚的人是比較重視長遠利益與未來利益的,但這樣有遠見的人并不多,大部分人都像猴子一樣希望他們的利益馬上兌現(xiàn)。目光短視與短淺是人的共性,想要改變過來不容易。
管理企業(yè)要懂得人性,要知道人的優(yōu)點與缺點,這樣才能知道員工在想什么,需要什么,會做什么。獎勵要馬上到位,獎金要立即兌現(xiàn),獎勵跟懲罰一樣,也要遵守“熱爐法則”。
對待員工要給予現(xiàn)實的好處與利益,要給予立即讓他們得到的好處與利益,這樣員工才會對企業(yè)的領導者信任與信賴,才會心甘情愿奉獻自己的聰明才干。員工都是猴子進化的,不是圣人與偉人,別跟他們講大道理。
企業(yè)管理者要做的就是,員工工作完成得好,就多表揚與多發(fā)工資,就行了;員工對企業(yè)有貢獻就馬上給予獎勵,就行了。多說無益,多干實事。